衰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董竞成和主治医师吕玉宝在2019年在健康时报老人版刊文谈道:
1. 生长发育期,衰老程序就已经启动了,也就是男16岁,女14岁。调节免疫力的胸腺激素分泌量开始以每年0.8%-0.9%速度递减,到80、90岁胸腺分泌已散失殆尽。其他组织器官从发育顶点(女21、男24)就开始,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
2. 从发育顶点20-30岁以后,与老化相关性指标都开始缓慢下降。衰老有其内部相关的老化生物学信息,如脉搏波、肺功能、电测听力,视敏度、骨密度、血清脱氢表雄酮、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T淋巴细胞凋亡率等,都是可以检测到。
3. 50岁后,老化速度会加快,所以你会在某一刻蓦然感觉自己老了。所以,延缓衰老工作最晚要从40岁就开始,此时人体各脏腑尚未衰老,只要养生得当就可以延缓衰老到来,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等到牙齿、头发脱落,听力减退,身高下降,皱纹和色斑渐生……如果出现这些外部表现,才来预防衰老,其实有点晚了。
抓住6个衰老的“减速阀”
1. 20岁时别熬夜,经常熬夜容易有睡眠问题。你是不是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熬不动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2018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睡眠节律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调节,比如,“很多年轻人有一段时间晚上加班到很晚,两三点才睡,早上九十点才起来,过了这段时间,不用加班了,也能正常睡眠。”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节律越来越不容易调整了,“临床上就发现,新闻工作者、程序员、老师等,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加班,到了中老年后,35岁~40岁的时候就会有睡眠问题出现。”
2. 30岁时别发胖,脂肪多了增加患病风险。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2014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30多岁发胖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而40岁发胖的人风险降到了70%,50岁则下降至50%。专家认为肥胖症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或许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系。
3. 40岁时别久坐,中年开始肌肉逐渐丢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常翠青2014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中年开始肌肉逐渐丢失,每年肌肉丢失0.5%~1%,50岁以后肌肉丢失加速,尤其是女性,预计到60岁,肌肉丢失将达到30%,80岁以上肌肉几乎流失一半。建议,每天每人摄入优质蛋白,不少于1克/公斤体重。像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贝类、蛋类均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除此之外,豆类和豆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此外,每天要保持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要有两天做力量训练,比如扶墙俯卧撑。
4. 50岁时别生气,心脏疾病发病概率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徐顺霖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病概率较大,男性比女性提前十年心脏衰老。如果不锻炼,肌肉逐步萎缩,心脏也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无法正常运行,衰老极快。运动是最好的维护心脏功能的处方。此外,这个时候注意少激动、少生气。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董鹏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生气时人们的交感神经较为兴奋,会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使得心脏做功增强,更易疲劳。而如果在生气时再运动,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脏负担,心脏病发作风险自然就会增高。在生气时可尝试“深吸气、慢呼气”的方法,让心率和心脏做功降下来,缓解心脏压力。
5. 60岁时重体检,身体器官也需要保养。胃肠道是身体中最劳累的器官,用了半辈子的肠胃,很容易出问题。一般肠镜、胃镜的检查也推荐在50岁-60岁左右。可以说,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老年人还应该注意听力和眼底病变的预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袁尚华2014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老年人易发的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如果早期发现,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疗。
另外,老人由于血管老化脆弱,出现暴聋、暴盲的情况也很多见,多与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关。但是再精密的仪器也难以检测到某些极细小血管的情况。因此袁尚华建议老人在进行常规西医体检的同时,也应同时进行“防患未然”的中医体检,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偏颇、经络瘀滞所致。“上医治未病”,通过中医体检发现体质及经络异常情况,进行调理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6. 70岁时要淡然,别让衰老加重焦虑。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避免。比如有的人睡不好觉或者是觉少,可能是分泌的褪黑素少了,睡一小会儿就醒;有的人吃不下,原因可能是口腔功能退化、牙口不好或者胃肠退化,消化功能减弱……所以体检时候,老年人不要和年轻人比数据。老年人要追求的健康是:即使检查指标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药控制后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健康老人。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