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走路风风火火,年纪大了,走路开始小心翼翼。然而,摔跤、崴脚、骨折等还是经常在不经意间找上门来。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旦出现这3种突发状况,老人又该怎么做?
01 老人要当心:摔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出现摔倒,其中20%~30%摔倒后会遭遇中度或重度损伤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死亡。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老人容易摔倒呢?
第一,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视听觉功能下降、肌肉力量下降、骨骼退化,平衡功能也会随之减退,所以老年人摔倒的风险较大。
第二,行为因素。老年人有时会行为动作过急、过快,如果再加上衣服、鞋子不合适等外部因素,摔倒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第三,环境因素。如果老年人行走的地方照明不足、地面湿滑、地面有障碍物,或者走楼梯时楼梯过陡、缺少扶手等,都会导致老年人摔倒[1]。
老人如果摔倒,都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切勿揉搓。老年人摔倒后最易受伤的部位主要是腕关节、髋关节和脊椎,揉搓有可能导致受伤的关节错位,从而加重受伤程度。
其次,不能让摔倒的老年人立即活动。老年人摔倒后不要着急,应该在确定无疼痛感时再起身活动。如果摔伤后疼痛感很明显,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治疗。
俗话说,对老年人而言,比买意外险更重要的是防摔。所以,老年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防摔小贴士:
老年人冬天要减少外出。冬季天气寒冷,路面容易结冰,增加摔倒风险。
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外出活动时,一定要先把血糖或血压调到正常。
老年人要加强补钙,补充维生素,防止骨质疏松。
02 老人要当心:崴
老年人的身体协调能力变差,走路不稳,时常会发生崴脚的情况。
很多老年人不把崴脚当回事,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如果崴脚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很可能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从而造成习惯性崴脚。
那么,崴脚后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停止行走、运动等。马上取坐位或者卧位,把下肢抬高,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
马上冷敷。用冰袋或凉毛巾冷敷。这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也可以减轻肿胀。受伤后48小时以内,每2~3小时敷1次,每次15~20分钟。
有些老年人已经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这时也不要着急,可以通过下面这两个动作来增强踝关节稳定。
单腿站立。在不借助外力支撑的情况下,单腿站立30秒后换腿,重复6个循环。
脚尖、脚跟交替。老人可以坐在高椅上,脚离地面5厘米左右,有节奏地用脚尖和脚跟交替接触地面,每只脚做3个循环,一个循环50次。
03 老人要当心:折
多数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病。因此,在日常活动中,轻微的外力作用就有可能引起骨折。
老年人骨折后应保持冷静的心态。一些损伤较轻的骨折无须手术,通过良好的保护性处理,如打石膏、使用支具和功能康复等就可以恢复。
但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加重骨折的程度。
不当处理:按摩
很多老年人骨折后,因为看不到伤口,就会下意识地对疼痛位置进行按摩。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本来没有错位的骨折发生错位,造成二次损伤。
不当处理:热敷
刚受伤时大量的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溢出会导致肿胀和炎症。如果这时热敷,就会加快血液循环,加重血管破裂,从而导致骨折位置更加肿胀。
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骨骼肌肉强度都已不如从前。即使是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摔倒、崴脚、骨折等意外状况。因此,老年人应该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