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老年人运动注意事项

2022-12-02    来源:健康九江    阅读: 

时下,喜欢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尽管大多数人参加的运动项目强度较小,但不正确的锻炼方法仍可导致许多疾病,特别是软组织损伤。因为中老年期软组织退化较快,且损伤后不易恢复,所以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项目以外,还应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中老年人锻炼的五项指导原则:

1.应特别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车等。专家们认为,鉴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的“第一杀手”,中老年人有意识地锻炼心血管就显得格外重要。专家建议有条件的中老年人每周都应从事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不同类型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稍剧烈,这也就是说,增加40%~85%的心跳频率。当然,年龄较大或体能较差的老人每次20~30分钟亦可。

研究发现,当人体的耗氧量达到我们最大耗氧量的50-70%的时候,对于心脏的刺激是最合适的。而我们的心率跟耗氧量是成正比的,随着耗氧量的增加,我们的心率会不断增加。

2.应重视重量训练。以往的观点是中老年人并不适宜从事重量训练,其实适度的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丧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中老年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带等,而且每次不宜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可能的受伤。

3.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适度的运动对中老年人同样重要。但没有哪一项单一的运动适应任何人。体能运动的“平衡”应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训练、弹性训练等多种方面的运动。至于如何搭配,则视个人状况而定,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年龄。

4.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也应参与运动。传统的观念是高龄老人(一般指80岁以上)和体质衰弱者参加运动往往弊多利少,但新的健身观点却提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同样应尽可能多地参与锻炼,因为对他们来说,久坐(或久卧)不动即意味着加速老化。当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副作用较小的运动,如以慢走替代跑步,游泳替代健身操等。

5.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锻炼须持之以恒,但遗憾的是,由于体质较弱、体能较差、意志力减弱或伤痛困扰,不少中老年人在锻炼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急躁、怕苦、怕出洋相、因达不到预定目标而沮丧等),由此或使锻炼不能起到预定的健身效果,或使老年健身者半途而废,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注意中老年运动中四个“不”原则。

1.不宜早:冬季气温低,过早出门,人体突然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最好在太阳高升后,再外出锻炼。

2.不宜空:空腹锻炼会增加心脏和肝脏负担,还容易出现心率不齐,诱发低血糖症,出现昏厥,心律失常等。

3.不宜露:锻炼时,要选择避风向阳、温暖安静的场所,不要顶风跑,更不宜脱衣锻炼,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滑、防跌倒的措施,防止受伤。

4.不宜急:老年人锻炼前应适当活动身体、关节,防止因突然锻炼而诱发意外事故,10分钟左右的拉伸、活动关节可以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

三、特别注意的“五”个动作。

1.猛然转头

2.仰卧起坐

3.爬楼梯

4.躯干扭转

5.弯腰够脚面

四、注意运动后"三忌":

1.忌骤然降温(冷水浴等),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神经系统失调,招来疾病。

2.忌暴饮暴食,会给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增加沉重的负担,且会引起抽筋、痉挛等。

3.忌体温烘衣,易着凉,会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如感冒、哮喘、腹泻等,同时也不卫生。

五、注意暂停锻炼的信号

(1)体温升高,如感冒、急性扁桃体;

(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发作阶段; 

(3)身体某一部位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4)运动器官外伤末愈者(功能恢复者除外);

(5)各种传染性疾病未愈者。

六、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1.运动后体内容易缺水,在运动的前、中、后期都要补水,但不宜一次性补充过多水分。

①运动前半小时,先喝300-500毫升水;

②运动中最好每隔15分钟就补充200毫升水;

③运动后应该持续每15分钟喝水100-200毫升,一直到尿液不再是特别黄为止。

2.运动前后都要补充营养,既能增强运动能力,还能促进组织修复。

①蛋白质:蛋白质既能帮助肌肉的合成,增加基础代谢率,又能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像鸡蛋、牛奶、鸡胸肉等要足量补充。

②镁:镁对于能量代谢、制造蛋白质、调节肌肉和神经的活动都非常重要,也能让心跳、血压保持正常。推荐大豆、糙米、菠菜等食物。

③钾:运动出汗会带走大量的钾,本身就该及时补充,而且钾能提升肌肉及神经细胞的运作,并帮助调节水平衡、抑制水肿。推荐食用紫菜、香蕉、甜橙等食物补钾。

(来源:健康九江)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上一篇:水果加热吃,会破坏营养吗

下一篇:没有了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广电阅读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财经资讯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