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青年:聆听垦荒故事 传承创业精神

    阅读:

九广网讯:(九江零距离 记者 左思思 共青台)说起共青团,不得不提的一个城市就是位于江西鄱阳湖畔的共青城市,它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这源于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下,踏足后的开荒建设,60多年,这里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汗水和心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力拼搏,开拓新的人生。

“这张图是上山砍树做这个房子的梁,还有这个树杈子就当柴火来烧。有一个女同志,她砍树的时候还把牙齿给打落掉了。”现场讲解说。

昨天一大早,在共青垦殖场旧址,已经78岁的老垦荒队员倪新华,正在为新一辈的青年团员们讲述他们当年的垦荒创业史。1955年,98位上海青年团员响应团中央的号召,高举“向困难进军 把荒地变良田”的大旗,踏足共青城这片土地开荒建设。从此,昔日的荒滩草地也有了“共青社”这个响亮的名字。

“我们来的时候都表了决心,还写了血书,到那个地方去垦荒,一定要一榔头打到底,再困难我们也要把它建设下去。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吃不了苦,哪有好的生活。”第一批垦荒队员倪新华说。

就是抱着这种信念,队员们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种植、养殖。随着一批批青年志愿者的加入,由共青团命名的“共青社”也逐步发展成了“共青垦殖场”,青年们立下志愿,要把垦殖场建设成为“小上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何发展经济成为他们劳作之余的重要话题。

依据共青城水系发达的地理特质,吸收江西南安板鸭的经验,他们也办起了板鸭厂。又受电影《美国大兵》鸭绒睡袋的启发,青年们利用板鸭厂里废弃的鸭毛,开创了“鸭鸭”羽绒服一品牌。

“当时我们共青城确实是一穷二白,要钱没钱,要原料没原料,要设备没有设备。这个时候就全厂职工,大家共同想办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家里的缝纫机拿出来,把个人的布票,甚至于子女结婚时候用的布票都奉献出来,每个人还几块钱几十块钱这样凑,这样才加工了第一批羽绒服 。”原共青垦殖场办公室主任孙树良还说。

也正是有了羽绒产业的崛起,才有共青是靠“板鸭起家 羽绒发家”的说法。后来,共青城陆续开办了机械厂、乐器厂、酒厂。1984年,这里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共青城”,如今,每年仍然有不少的共青团中央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这里服务,他们活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共青城的发展奉献着青春和心血。

“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更要传承和发扬好共青精神,更要立足于辖区,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为群众更好的俳优解难。着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让他们更好的居住在我们的共青城市。”青年志愿者王黄能说。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