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市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屈晓勇在上了一整天白班后,又连夜做了5台手术,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才下班,而这天,是他42岁生日。
5台手术中有3台是四级
9月28日,市一医院眼科如往常一样繁忙。按照排班,当天是眼科手术日,整个眼科共安排了16台手术,各个主诊组需要在分配的一个手术间内,依序进入进行手术,其中,由屈晓勇负责的主诊组排了5台,有3台属于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四级手术。
医院共有9个手术间,一般等到下午3点多,其他科的手术间会空一些出来,这样就能提前进行手术。屈晓勇原本预计当晚7点多就能下班到家,而家人也早已张罗了一桌好菜,买来了生日蛋糕,等着他回家庆祝,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天医院手术量激增,一直没有空闲的手术间,屈晓勇主诊组一直等到晚上8点多,才进入眼科手术间,开始第一台手术。
手术台上,躺着的是59岁的患者张先生,前一天在工作过程中,一些金属异物突然飞入了张先生的左眼内,血流当场,伤情十分严重。在进行初步处理并具备手术条件后,屈晓勇决定对其实施玻璃体切除+球内异物取出。玻璃体切除术是该院今年6月底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而在未引进该技术、设备前,患者只能转到外地的上级医院救治。在当天另外2名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救治中,也运用了这项技术。
手术,一台接一台的做。高强度下,屈晓勇及主诊组的另外3名医生,只能在每台手术的间隙中稍稍休息10多分钟,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直至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屈晓勇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此时,已是凌晨1点多。
始终把病人摆在第一位
“都这么晚了,今天手术还能不能做,会不会延期啊”“这么晚手术,医生的精力够不够,不会影响手术效果吧”······在等待手术间的过程中,多名患者家属不时焦急的询问着屈晓勇,而他总是去安慰,“制定好的手术方案和时间,我们不会轻易改。只要上了手术台,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医生的操作,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全身心的投入到手术中。”
始终把病人摆在第一位,是屈晓勇秉持的职业操守。
2002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屈晓勇即进入了市一医院眼科工作。至今的16年期间,屈晓勇先后患上了糖尿病、肾结石,却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忽略了病情的控制及复查。2010年-2014年,屈晓勇主动申请援非医疗工作,和国内的各位医疗同仁一道,踏上了万里之外的突尼斯土地。作为江西省第20批援突尼斯医疗队专家,屈晓勇在让都巴大区医院开展医疗援助。
24小时停在医院门口的装甲车,近在耳旁的枪声,不断被送入的枪伤患者······回忆起这一幕幕,屈晓勇至今仍有些后怕,“当时我的女儿才1岁,每天我都想着能不能活着回去。”在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屈晓勇依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并在4年间只因一次当地政变,局势紧张必须暂时撤离而回了一趟九江。
实际上,像屈晓勇这样把病人摆在第一位,视救人为生日礼物的医生,在市一医院还有很多。为了病人,他们可以牺牲休息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带病工作,放弃与家人团聚。他们面对每天忙碌的工作以及病人和家属的要求,没有任何怨言和烦恼,只有一个目标:为生命保驾护航。
(市一医院 文/胡之军 图/龚雨露)
生日当天加班至凌晨1点,当事医生:救人是最好的礼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