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是有深刻历史教训的

    阅读:

宋朝是历史上一个很了不起的朝代,它的思想开放程度,以及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可以碾压许多朝代。

但宋朝一直是不太稳定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建朝之初所实行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放宽了土地交易,但造成了一波接一波的土地兼并热潮,而兼并的背后,则是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集团”的出现。

据史书记载,宋真宗时登记在国家版籍上的田地有524万顷,到宋仁宗时期即锐减到228万顷。减少了将近一半,这些土地到哪去了?基本都是有钱有权者给弄去做了私人的财产。以蔡京为例,他占有的土地直到南宋建炎之际都还没有卖完,数量之大,令人咋舌。南宋初年,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得到遏制,官僚士大夫和有钱商人大量兼并土地。如南宋武将张俊的田庄就有十五个,分布在江东两浙等生产最发达的地区。国家大部分土地被官僚、豪绅、大地主们占有之后,大批的农民就只能破产成为流浪者。

这些成为流浪者的农民,为寻求生存空间,慢慢的聚集起来,成为影响当时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南宋初期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流民武装集团为数甚多,各集团少者几千人,大者数万乃至上十万,总人数不下六七十万人,如果将其他规模较小的集团也计算在内,估计超过100万人。大量的流民长期聚集而得不到有效解决和安置,常常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造成激烈社会冲突,这种现象在两宋时期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从北宋时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到南宋时期的钟相、杨幺起义,都与当时的流民问题密不可分。

不仅仅是宋朝,历史上很多时候,一旦农民成了流民,失去了土地约束和生存空间,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越闹越大。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高度关注农民的土地约束和生存空间。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引导农民有序进城,毫无疑问,是在更好地拓展农民的生存空间;但还不够,必须在土地约束上也有考虑。这种考虑,一方面是把农民与土地收益紧紧连在一起,目前在进行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就是出于这一目的;另一方面,还得保证,农民手上的土地不被强大的城市资本给兼并掉。

也所以,昨天,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说,要继续坚持农村宅基地管理“三大原则”,即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坚决不开,土地用途管制坚决不突破,下乡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坚决不允许。

毕竟,咱们的初心是共同富裕,人人都有一份保障。(来源 君子安贫 文/天音赐福)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