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杏林故址处觅见“禹園”石镵

    阅读:

继2019年1月27日“走遍庐山”户外群在庐山登云寺下首次发现古代大型岩画摩崖石刻后。

7月13日下午,走遍庐山户外群驴友汪厚勇(网名:枕潮)又在庐山杏林故址草林石壁间寻得明末清初 “禹園” 二字摩崖石刻。

次日,本报记者随同对九江市文化颇有研究的邰绍周老师、庐山人文爱好者驴友汪厚勇(网名:枕潮)、陈智萍(网名:笑笑)抵达”禹園”处查看。当拨开乱树杂草,走近遍布青苔的大石边,只见“禹園”二字突显眼帘,其单个字体就约40厘米见方,以楷书阴刻横幅式镌刻在巨石上。虽岁月久长,字迹略有风化斑驳,但书法依然沧桑有力,旁边并有“轸石”提名落款。此“禹園”二字石刻保存完好,得以发现,又为庐山人文历史增添了浓厚的一笔色彩。

据志书载,庐山莲花峰下有杏林。杏林,董奉行医济世之地,董奉,候官(福建福州)人,据《神仙传》所叙,董奉生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前后,曾周游天下,30岁后在庐山居住,于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升仙,在庐山70载:“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董奉去世后,乡人靠莲花峰下“杏坛旧址”建真君庙,后荒废,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朝廷下令修葺,又遭兵火,南唐升元六年(公元942年)徐知证在原址重建太一真人殿,并作《庐山太一真人庙记》记之。宋赐名:大中祥符观。清.康熙初年文行远所著《浔阳蹠醢》中记载:“太乙观旧名祥符观,在双剑峰下,董奉种杏处。有石镵禹園二字...”此后清道光时的蔡瀛在《庐山小志》中写道:“董奉杏林,在莲花峰麓...石镵禹園...”

另查:“禹園”石镵题款人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王猷定(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贡生,出身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曾在史可法幕下效命,明亡不仕,日以诗文自娱,其行书楷法,亦名重一时。其著有《四照堂集》、《汤琵琶传》、《李一足传》、《义虎记》。(来源 小池特刊 蔡江建 陈智萍)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