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好时代 奔向好日子 ——走进九江姑塘镇

    阅读:

九广网讯(九江广电融媒体记者 文/摄 蔡钦)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专栏以来,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小人物诠释大背景,在全市各界获得了非凡感受。在记录70年伟大变迁的同时,也积累了锤炼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许多感悟和心得。近日,记者来到九江市姑塘镇进行深入采访。

胡蓓蓓和“老爹”张义兴

7月的姑塘镇香积村,宽敞的院落,整洁的房屋,花园草坪、亭台长廊,老人们在花草的陪伴中惬意聊着天……这是近日记者走进香积村所看到的温馨画面。原先,这些老人在村中大都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现在,这里解决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医、乐问题,让他们切实享受到了政府的养老好政策。

香积村七组贫困户张义兴,今年71岁,老伴汪玉娇今年66岁,二老每年的养老金总计2201,低保金每年8160(去年提高了标准的金额)。

了解到二老的困难后扶贫干部胡蓓蓓跟镇环卫所协商,帮汪玉娇找了份保洁员的工作,就是在家附近扫扫地,收收垃圾。在家门口还有一片田地,种着蔬菜、水果。二老目前吃的菜都能自给自足,衣食无忧。

去年二位老人都因身体不适住过院,张义兴还做了个小手术。都是先看病后付钱,报销比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房屋漏水去年也进行了房屋维修,政策补助了12000元。

“医生经常到我家来给我检查身体,量血压,我患乙肝多年了,从前都不敢去医院检查。太贵了!结果扶贫干部们一起商量给我免费拿药。还经常在天热的时候送防暑药,天冷的时候送感冒药,他们对我真的是没话说,把我当爸爸一样看待,一个月至少来个四五次。帮扶了我们三年多,家里的门、窗户、屋顶,只要有任何问题都会找人来修,还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全心全意为我们着想,心系着我们老百姓”。如今空闲时间,夫妻二人还经常在附近溜达,和邻居们聊起现在的幸福生活。

胡蓓蓓告诉记者:“我们在这住着、有困难互相帮助着,时间久了就像亲人一样。每逢过年过节打电话让我回去吃饭,自己种的水果啊、蔬菜隔三差五就给我们送来,真的把我当亲女儿一样看待,我们彼此都是温暖且愿意接受彼此,抱着对生命的热爱,我们总会换得一份生活的体贴,不是逼你洒脱,是初心本该善良。”

扶贫攻坚给胡水华一家撑起了一片天

居住在姑塘社区新八栋第六栋胡水华一家。自从2011年以后家里出现变故后,从此不愿再和外界交流,感到生活失去了任何意义。

得知胡水华在生活不知该如何继续的失望、绝望情况下,帮扶干部朱齐明带着扶贫攻坚“救助援助月”“春风行动”活动,来到了胡水华的家里,鼓励她参加家政的培训班。

“他把我当姐姐一样,我也能感觉到他的热情,是真心的在帮我想办法,让我走出过去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胡水华略带感动的语气说道。

国家好政策,落实到实处。“你放心,小孩子读书没问题,相信我们政府、相信党,一切都能解决!”,朱齐明眉宇间的肯定让胡水华更加坚信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了解到胡水华的孩子工作问题,朱齐明积极主动地为胡水华出谋划策,一路小跑,联系技术学校,帮助找师傅学技术,并介绍工作。孩子要结婚。担心房子不够住,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们提议他们申请公租房,工作队的帮扶干部拿着相关资料奔波于胡水华和有关部门的路途中。

现如今胡水华在九江从事着家政的工作,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姑塘大地、撒向胡水华的脸庞,她始终坚信,党和政府的政策时刻心系着自己的生活,她的步履愈发稳健,更加积极的面对任何困难。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话,一直在姑塘社区帮扶干部朱齐明耳边回响。在姑塘镇,只要遇到大事难事,最好使的就是“党员”这个称号。共产党员是群众心中的主心骨,百姓眼里的风向标。红色,始终是姑塘社区乃至整个姑塘镇最亮丽的颜色!

聚集帮扶力量 真脱贫 脱真贫

扶贫推进的背后,有村干部的酸甜苦辣。姑塘镇紧紧围绕全年162人的脱贫目标,坚持“党建+脱贫攻坚”工作机制,选派、抽调一批敢担当、能干事的党员干部到扶贫一线,重新调整了6名第一书记,38户贫困户帮扶干部,进一步优化帮扶力量配置,帮扶力量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姑塘镇将继续聚力产业、就业扶贫,通过实施脱贫攻坚项目,不断增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助力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