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左香:小小档案见证“脱贫梦”

    阅读:

初识档案,以为就是薄薄的一叠人生记录,记录的无非是一些个人的人生轨迹,在生活中不会发挥极大地作用。直到踏入社会之际,老师语重心长的再三交代档案的归属问题,才第一次重视到档案它的世界远没有我们认识到的那么简单。

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种缘分。进入江西湖口县城山镇人民政府后,我一直在办公室工作,还兼任档案管理员,让我又更深层次认识到档案的重要地位。当打开档案室的那一刻,不由得感叹:这一组组的铁皮柜子装的都是档案吗?各式各类的档案,大小不同,类型不一,所贴标签的颜色都不一样,那里有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工程档案等等,我主要负责的是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

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会经常上网学习,向同行请教,总结起来就是要“眼明、心细、不怕烦”。在工作中,我经常会因为找到某项重要工作缺少的材料而成就满满,也因将花费数天时间整理归档的文件、材料等井井有条的摆上档案柜时,油然而生的满足感难以言喻。也让我深刻明白到,档案不仅见证工作上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若干年后,它可能在某项工作中发挥作用,将不囿于纸间的文字具象,也会以一种新的面貌把几年甚至数十年、上百年的沧桑巨变逐一呈现于后人眼中,这换来的将不止是一声惊叹,更是对档案事业贡献者的一种无声的表彰。

借着今年国际档案日的宣传契机,更是借着扶贫资料进档案室的机会,翻阅了该镇扶贫档案,不可谓不受触动。

该镇团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余论阳,务农摔断腿、老伴又患癌,家庭负债累累。在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政策帮扶下,为其申请了农村低保,安排在光伏发电站就业,儿子享受到交通补贴、孙子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在2015年余论阳顺利脱贫后,他下定决心不等、靠、要,在帮扶工作队及村“两委”的鼓励下,余论阳利用早年在外学会的酿酒技术,在家里尝试酿起了糯米酒,添置了酿酒设备。2019年,余论阳米酒销售产量达5000斤,纯收入达5万元。村“两委”和余论阳计划着,把现有的“小作坊”模式发展成为有规模、有产量、有效益的合作社。村集体投资入股,余论阳提供技术支持,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及群众参与,扩大生产规模,预计2020年糯米酒产量可达到1万斤。

该镇东庄村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晓祥,早年家庭环境贫困,自己又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家里残垣断壁,生活难以为继。在村第一书记陈淑平、村支书陈珊珊以及帮扶干部沈沸,落实政府危房改造指标政策的情况下,帮助建有一栋90多平方米的房子。之后,他更是凭借自身的强烈进取心与优良表现,成为东庄村的村干部。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积极参加镇组织的各项防疫活动中去,跑在防疫第一线,用自己力量,有力诠释出了当代一个年轻干部的时代担当。

还有深入调研,吃透村情民意的湖口县城山镇团墩村扶贫书记助理柳晓刚,近年来,由于团墩村受地理条件限制,乡村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柳晓刚立足实际,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创建了扶贫产业基地,目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皆取得了显著成效,带领广大村民共奔富裕路。

也有尽心尽力,解民忧、办实事,狠抓精准扶贫的湖口县东庄村第一书记陈淑平,他发现东庄村的靠山的坡地土壤比较干燥,并不肥沃,不适合种蔬菜瓜果,但是很适合种植耐旱的棉花和红薯生长,于是他和村干部一起带领全村贫困户开垦荒地160多亩,全部种上了棉花、金银花、红薯等农作物,还带领贫困户建起了莲子种植合作社,由村部出资,贫困户平时可以通过给莲田施肥、灭虫,采摘、初加工莲子来获取计时工资,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实现村集体产业贫困户全覆盖。

这其中的优秀事例不胜枚举,档案道不尽他们的生活点滴,但是若说要如何探寻他们的生活变化、精神面貌等,档案无非是最好的媒介。若干年后,当人们再回首这些感人肺腑的岁月,有什么比这第一手资料更贴近现实,更能打动人心。

由此,我不得不叹服这些档案在记录历史、记录现实上所产生的魅力,正因为有它,才能让我这种姗姗来迟的干部了解到往昔我们身边的人曾经遭遇了什么,又因为什么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改变,现今又是如何。哪怕是档案中简单的两张房屋或人物的对比图片,也能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的幸福与满足。(来源:央广网)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