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九江经开区,给人的印象可能往往都是各类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这里落户,和脱贫攻坚工作好似关系不大。全区贫困户全部集中在辖区内的永安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78人(其中白华寺村19户50人,王家堡村7户28人)。虽然脱贫攻坚任务体量不大,但只有既注重“准”又注重“精”,才能提升扶贫工作效能。在广大干群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努力下,如今全区仅剩王家堡村1户5人暂未核定批复脱贫。近日,九江报业融媒记者来到九江经开区永安乡王家堡村和白华寺村,近距离了解当地脱贫攻坚的“工作经”。
永安乡王家堡村地处长江之滨,虽然美丽但并不富裕,缺技术、缺资源加之规划受限,村集体产业是软肋。直到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村里成立了九江筑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鼓励贫困户通过入股的方式来参与村集体分红。“预计今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入股贫困户每户可分得1000元。”王家堡村党支部书记许祖丰说,今年下半年还计划将基地扩大一倍,“按原先说好的,如果未来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入股贫困户每户则可分得4000元。”
来到筑梦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在占地20多亩的基地内,大棚里外种植着辣椒、西红柿、西瓜等农作物。正在田间锄草的王家堡村贫困户徐元和告诉记者,自己劳作一天可以有80元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给自己打工”的感觉让他心满意足。“光是在这里干活一年有5000到6000元,加上分红,像我们这样可以一共增收7000到8000元。”
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为了确保把“两不愁三保障”脱贫工作落到实处,经开区全力落实政策扶贫,一方面精准对接“两业扶贫”外,还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永安乡白华寺村村民王美珍原本一家条件不错,却因病致贫,而在相关政策的落实下,一家生活有了好转。
几年前丈夫患癌症去世,身患尿毒症的王美珍每周需要透析三次,一年的医疗费要10多万元,家中还有正在读书的一双儿女。身体不好的她为扛起这个家,在村部做保洁工作、空闲的时候还在村集里的蔬菜基地务工,靠自己干活补贴家用,自强自立,没有等、靠、要。了解情况后,扶贫干部主动上门,给予各项政府扶持,王美珍医疗费的报销比例达到了90%,孩子读书的学杂费也予以免除。王美珍:“如果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这样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王美珍由衷地说道。
近年来,九江经开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为确保脱贫成效最大化,形成了由10名区领导和16个区直部门(含驻区单位和园区)干部对全区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结对的帮扶模式。
今年疫情期间,为确保已脱贫人口真脱贫、不返贫,经开区大力实施消费扶贫,通过区、乡、村干部的努力,王家堡村、白华寺村前期共销售14000多斤花菜,共实现销售额35000元。此外,疫情期间聘请5名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并签订临时用工协议,切实解决了疫情期间贫困户家庭的短期困难。
记者手记
“九报融媒记者县区行”系列报道即将进入尾声,一路走一路看,各地在因地制宜地开展“两业扶贫”也好,兜底“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也好,都是为了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要既保质又保量不留“锅底”。来到九江经开区,这里仅有26户贫困户,脱贫攻坚任务就全市而言,体量十分小,但这对于经开区仍是不可回避的硬仗,必须实打实地抓出成效。
不留“锅底”是对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帮扶干部的全新考验。贫困户精准退出、群众是否满意,是评价帮扶脱贫的基本标准。发展产业的路走对了,就继续扩大规模、强化产业扶贫,抓好王家堡村和白华寺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工作;好政策帮贫困户解决了眼前困难,还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对已脱贫户坚持攻坚力度、帮扶力量、投入保障、政策举措“四个不减”……心中有数、手里有招、肩上有责,在经开区,如今仅剩1户5人暂未核定批复脱贫,经开区广大干群反而更加没有时间沾沾自喜,他们更加重视贫困边缘户和脱贫户的巩固提升,防止出现返贫和新的贫困现象。
通过不留“锅底”式的“战斗”,也激发了当地贫困户自身内在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自觉地将“等、靠、要”抛向脑后。相信在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共同努力下,经开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指日可待!(来源:九江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