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新春走基层 巧手剪出年味

    阅读:

九广网讯:(视听瑞昌 张道国)喜庆祥和的春节往往离不开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其中,瑞昌剪纸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凝聚成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标识。瑞昌剪纸发展追溯到汉代,千百年来,一代代人,靠着一张纸一把剪刀,寄托着浓浓的春节祝愿。

八十多岁的老人刘诗英六七岁便开始尝试剪纸,这一剪就七十多年。如今,这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国家级传承人仍然坚持创作,每年春节,刘老便创作各种带有寓意的作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刘诗英】:“连生贵子,富贵生财,年年有余,过年喜庆,红色的就是好看,一般红色就是喜庆。”

擅剪花鸟鱼虫,作品构图饱满,线条细致流畅,剪工细密,刀法明快,干净利索,这是大家对刘诗英老人作品的评价,创作风格的形成源于刘诗英老人的经历,从小喜爱描画山村花草鸟虫的刘诗英,凭自己的兴趣和天性在长期的剪纸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剪纸技巧。刘诗英告诉记者,在解放前后,剪纸是起到装饰服装的作用。在当时,她的作品是远近闻名的抢手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刘诗英】:“以前剪纸乡下农村小孩子做馋兜,零岁到两岁,做兜兜,包肚子的,过去农村有帽子,狗头帽,两三岁做长顶帽,和现在唱戏戴的帽子一样的。”

刘诗英的家里挂着她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参展照片,其获得荣誉包括作品入选《中国雪花剪纸作品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展出,《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江西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其剪纸艺术。而获得如此多荣誉的背后,是刘诗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童年的回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刘诗英】:“过去山上的野草花,喂猪花,小鸟,有蝴蝶还有蜜蜂,喜鹊唱梅,蝴蝶吸金瓜,蜜蜂采菊,找一个纸壳子慢慢的设计,设计个什么就剪个什么,这些花就是顺手来画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据历史记载,瑞昌剪纸自汉代以来,便由刘诗英老人这样的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和整合,形成了瑞昌剪纸独特个性和风格,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颇具影响的民间民俗艺术品种之一。其凭借既包含北方剪纸的大气粗犷、阳刚之美,又有南方剪纸的精雕细刻、阴柔之丽。在2008年,瑞昌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2008年、2011年、2014年瑞昌市也连续被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