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中,都昌县芗溪乡以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依托产业和就业“双引擎”支撑,持续“输血”、精准“造血”,助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不断巩固贫困群众的脱贫成效。
“我今年从齐发水产加工合作社领了1万多元工资,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井头村87岁的贫困户余水凤淳朴着笑着念叨。芗溪乡把发展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传统的水产品、豆参加工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同时,该乡把油茶产业作为重点引导发展的项目,共建设8个油茶基地,总面积2100亩。中草药、白莲、菊花、苗木、雷竹等产业茁壮发展,“一园二区三产四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
如何将产业与贫困群众利益有效联结?芗溪乡因地制宜,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务工、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参与管理等方式参与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带动贫困群众921人次,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同时,鼓励贫困群众自主发展适宜的产业,引导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532个,共发放补助资金167.139万元。
让贫困群众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要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该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同向发力,两轮驱动。建设“扶贫爱心超市”,通过日常表现换积分,积分换物品,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习惯,目前已累计兑换30余万元生活物品。2017年举办“讲述扶贫故事、决胜脱贫攻坚”演讲比赛,让扶贫干部讲述亲身参与扶贫的点滴经历和体会感悟,激励扶贫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奋力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主战场。每月开展一次“三讲一评”感党恩宣讲,坚定贫困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每年度举办一次脱贫攻坚“十星评选”表彰,共选树107名模范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自2016年乡镇换届以来,该乡坚持把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工作总方向,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五年来,全乡累计减贫725户2457人,3个“十三五”贫困村整体退出,贫困发生率由9%到实现清零,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巩固脱贫成果,强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该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着重谋划的发展方向。
芗溪乡濒临鄱阳湖,三面环水。“靠水吃水”,鄱阳湖资源以往是芗溪乡群众最主要的经济生活来源。随着生态环保攻坚战号角的吹响,“长江大保护,还鄱阳湖一湖清水”成了该乡群众的共识。自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共回收网具28420公斤,虾笼159073.5公斤,钩具59公斤,拆解渔船252艘。如何保障渔民上岸后的生活?转产就业是禁捕退捕“后半篇文章”,该乡通过发展产业、帮助就业,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共引导渔民自主发展产业92户,培育产业合作社17个,安排20个护渔公益性岗位,有组织地引导560人参与内陆捕捞队及到内陆水面养殖场务工。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芗溪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前提。乡党委深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枫桥经验,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控制在源头。选聘20名综治网格员,加强辖区内治安巡查,安装112个监控摄像头,实现全域内“雪亮”,市域社会治理进一步迈入现代化,该乡连续多年获得信访工作单项先进。企业营商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乡对每个企业安排营商专员,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方式主动对接帮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130多件。
“干部作风实、都昌万事兴”是都昌县县委书记肖立新上任后对都昌干部队伍提出的殷切希望。芗溪乡党委始终把乡村两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五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给党员“过政治生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又举办“让青春在基层绽放”为主题的庆元旦暨决胜脱贫携手小康青年干部演讲比赛,让青年干部在畅谈青春理想、拼搏奋斗中扎根基层、锤炼本领,提升凝聚力。2018年村“两委”换届,该乡调整6名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下降9.6岁,年龄降幅全县第一;充实培养17名后备干部,村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举办驻村第一书记“一访二训三学四选”活动,提升工作队驻村帮扶的本领和水平。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投入320万元新建2个,改造8个村级活动场所,打造优质化的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来源:江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