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刘麦秋是家住共青城市苏家垱乡竹林村的一名五保贫困户。象往常一样,刘麦秋起床都比较早,仔细地做完家务后,她便跟老伴告别,“老头子,我要上班去了!”
上班的“名言服饰”离家不到两百米。刘麦秋手脚和眼睛不大好,从事的是最简单的“灌毛”和“分拣”工作,虽然很羡慕和她搭班的贫困户彭荷香,因为60多岁的彭荷香经过培训后,从事的是赚钱更多的“缝纫工”,但她心里依旧十分满足。“我这把年纪,还能上班,离家近不说,关键长期有活做、有事干,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脱贫,真的心里好踏实!”。
苏家垱乡竹林村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入村后进行仔细调查,认为帮村民开辟更多的收入来源方式,是竹林村破除贫困的关键。“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如何确保贫困户稳定就业,是工作队首先思考的问题。针对完全劳动力者,工作队引导他们到共青本地就业,减少务工成本,同时鼓励他们带领其他人就业。针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劳动力者,与就业局联系的工厂、工地推荐适合岗位就业,对难以寻找合适岗位的人员,以公益性购岗位安排就业。但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注意到村里面很多中老年有富余劳动力,但往往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如果能把这部分劳动力充分的运用起来,那将给竹林村老百姓收入带来显著提升。
竹林村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引进大项目难度大。偶然的契机,驻村第一书记在与群众的闲聊中发现,村里有些群众在外县从事着服装加工的工作。建立服装加工车间相对来讲条件不难,也可以多点覆盖,对从事人员要求也不高,如果引导到位的话,一定是条最可行的道路。工作队开始走访一些有一定条件的人员,进行宣传。竹林村熊军华就是这样的人员之一。早年外出务工让本人思想相对开阔,妻子原在外县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和服装厂有一定联系。工作队劝导其进行自家房屋改造车间、从服装厂争取订单、招收周边群众共同加工。恰值周边服装厂面临订单增大,人手不足的发展困境,乡村的车间解决了两方的问题。
目前,通过几年政策补助、宣传引导,目前竹林村已形成7个服装加工车间,往常聚集树下闲聊的群众习惯于在车间聚集工作,“又能看家又能赚钱,这下我们不止是半边天了!”贫困户胡香兰自豪地说。手脚麻利的女同志一年可以挣上4到5万元,陶四妹也能从事简单工作贴补家用。如今连家门都出不了的话,就直接购买缝纫机居家工作,成为车间的“编外人员”,“缝纫机”竟成了竹林村继电视机后覆盖面最广的家电,因为踩着它们可以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来源:共青城组工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