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九江广电融媒体记者 付洪 石梦琪)在彭泽县棉船镇,有一位防汛专家,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他一直心系汛情,始终坚守防汛一线。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向年轻同志传授防汛经验和技巧。 他就是吴的焰。
自1980年吴的焰从事水务工作以来,先后历经了彭泽县1983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吴的焰一步一步地从“门外汉”成长为乡镇水利管理的业务骨干。对于如何识别防汛当中出现的“泡泉” 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里是冰的,外面是热的,里面为什么是冰的呢?是这样的,这散浸过来的泡泉的水,是长江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外面水温高,这里面低一点手感觉里面和外面水是不一样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就是说,这里边跟长江连在一起。对长江水进来的,就必须把它围起来。对,要注意观察。
吴的焰告诉记者,他已经在防汛一线待了近四十年,很多的经验都是在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因此当地很多的年轻人都会向他请教一些与防汛相关的知识,冯浩然就是其中之一。
冯浩然:那些在大学里书本上学来的东西,还是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经历了跟吴师傅一起各种堤坝上转来转去,觉得肯定是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觉得吴师傅这方面确实是一个好老师,有这样的好老师是挺好的。
有了这些“土专家”的参与,不仅加强了防汛力量,更提高了防汛效率,全棉船镇33公里防汛地段均实现了“六有”:有防守责任人、有技术人员、有防守劳力、有照明设施、有固定观察棚、有观察和交接班记录。
彭泽县棉船镇防汛总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的焰:我是40年老水利,棉船是我的家乡,我义不容辞地要保护我的家乡。尽我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为我们家乡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