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是人生的一本必读之书,每人一本,与生俱来。自出生起,便算是拆封了属于自己的那本人生之书。尽管初读之时,大都晦涩难懂,但还是要一字一句,一章一节的将之解读。
所谓成长,就是细品书中段落,酸甜苦辣咸,爱恨离怨憎,逐个理解吸收,直到阅尽其中味,方懂其中之奥妙。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从懵懂入世,行止由心,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自律的过程。就好像一块天然的石头,不加以雕刻,便难以成璞玉。尽管,这个过程,会有疼痛,会有艰难,但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香扑鼻来。越是勇于对自己狠心雕琢的人,越能成大器。
先律己,再求他,只有自己先做好了,才有资格要求别人。且不要奢求谁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总要允许不完美的存在,才是一种完美。
人与人相处,贵在互相理解与包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很多时候,不必求全责备,能扬长避短最好。
《论语》》有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我们要学会凡事先从自身找问题,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涵养。而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尽量能多一些和缓与宽厚,既有利于被接受,又不至于造成伤害。分歧的根本作用,不在于强加自己的思想在别人身上,而是要让别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异求同。
其实每件事情都有其多面性,只不过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没必要凡事都渴求得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值。设身处地,也许能更多理解;换位思考,也许更容易豁然开朗。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不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自己不喜欢的,我们都应该客观评价,公允待之。
人与人之间,就是个相互。你对我好,我对你也真;你能多一分宽容,我便也能多一分理解。毕竟,恩将仇报的人少,知恩图报的人多。
行走尘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关于做人,大家都是第一次,谁不是一边摸索一边成长,一边成长一边感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努力修炼,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多一点宽容,我们的生命就会多一点空间,人与人之间,也会更多和谐与融洽。
宽容,是心灵上的一种默契和认知,更是一种智慧。苛求多了,烦恼也多,很多事情不是苛求就能达成的。心若宽敞,则明亮欢喜,自然天宽地宽,别有境界。“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灵活变通,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哪个人不渴求完美,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总要学会在事与愿违的时候,还能够常想一二。谁的人生不是匆匆几十载,苦也一天,乐也一天;成也一天,败也一天。就是这一天一天的拼凑,才书写出人生的故事,描绘出生命的多彩。
《道德经》告诉我们:“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凡事不必一根筋,懂得适时迂回曲折,也会别有一番天地。多给别人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下了后路。宽容别人的同时,也放大了自己的格局,给别人带来鼓励,也给自己带来好心情。(来源: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