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广网讯:HIV 病毒感染在全世界传播,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HIV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病毒,它们自身携带了一把特殊的“钥匙”,可以进入并且“占领”人体内负责守护健康的一类免疫细胞--T细胞。与此同时,HIV病毒可以把这些T细胞变成“病毒工厂”,利用细胞内的原料复制出大量的病毒,然后再去感染新的T细胞,如此反复。
,,
感染初期大部分感染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从感染HIV到艾滋病发展之间的潜伏期通常为2-10年,这也使得HIV病毒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新产生大量的病毒逐渐侵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后进入艾滋病期,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各种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艾滋病感染及治疗现状
,201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政治宣言》,提出与2010年的基线相比,到2030年每年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减少90%。到2020年实现90%已感染上艾滋病毒的人将被确诊,90%经确诊感染上艾滋病毒的人将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0%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体内的艾滋病毒将得到抑制,90%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尊重,即“90-90-90-90”目标等。
,,
目前全球艾滋病新发感染率正在下降,2019年新发感染为170万,2020年新发感染为130万。截至2020年底,我国报告的现存艾滋病(HIV)感染者104.5万例,性传播为主占95%,其中异性70%,同性25%;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感染者及15-24岁青年学生感染者比例上升趋势;高危人群仍是HIV感染者的性伴侣、近期细菌性的性病、多个同性或异性伴侣、有不持续的或无避孕套使用史及性工作者。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静脉吸毒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我国从2002年开始免费抗HIV病毒治疗至今,HIV携带者仅有68%了解自己的病情,80%知情的患者得到抗病毒治疗,91%获得治疗的患者体内的病毒量能够得到控制。该数据对比全球“90-90-90-90”目标来看,我国仍有差距。
,,
艾滋病的治疗主要是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目前发现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的理念可以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发从以前的多片药物到复方单片,从多数人出现不良反应到鲜少出现不良反应,更多的药物进入到国家免费药、医保药物,药品的价格也在逐步下降。药物的可及性及安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HIV已经从致命性流行病转变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感染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未来长效药物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将来会有六个月使用一次,甚至十二个月使用一次的药物,新的靶点的发现,这也将成为抗HIV药物的研发方向。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更新哪些内容
,,
最近,我国发布了《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和2018版相比,有以下更新:1)强调早期快速抗病毒治疗;2)机会感染诊治的更新集中体现在结核病和隐球菌感染的筛查策略、治疗方案与预防;3)随着抗病毒疗效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各种心肝肾脑骨疾病、非HIV相关肿瘤也会增多,更加强调HIV诊疗与慢病/合并症服务的整合,强调HIV的全程管理,以患者为中心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的理念。
,预防HIV感染措施
,高效HIV预防包括多种干预措施,例如患者及性伴教育、正确使用安全套、母婴阻断、治疗即预防、暴露前后预防等。HIV感染者每天按处方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病毒载量在测不到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将病毒通过性传播给HIV阴性伴侣的风险,也就是U=U的概念。若是一些高危群体,偶尔暴露一次,或经常暴露,就要采取暴露前预防或暴露后预防,来达到预防HIV感染的目的。暴露前预防(PrEP)是指血清HIV阴性但具有感染HIV风险的人群,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有每日一片或按需服药法。暴露后预防(PEP)是指在发生HIV暴露后72小时内,通过服用28天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在疫苗尚未普及之前,将暴露前后预防教育落实到高危人群,成为降低HIV感染新发感染风险及HIV防控的重要一环。
,,
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平等健康”,艾滋病防治工作“道阻且长”,但只要行动起来,“行则将至”,“终结艾滋”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来源:江西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