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步行对健康最友好!

2022-02-17    来源:江西疾控    阅读: 

九广网讯:

久坐增加身体负担

心脏病、糖尿病、癌症

及死亡风险上升

研究发现,与久坐不动相比,更多的步数与中等至剧烈的身体活动,对身体活动总量的贡献更大。

步数每增加1000步,与手握力增加0.26公斤、完成5个起立坐下测试的时间缩短0.29秒、简易认知功能检查提升0.19分相关。

现代社会,久坐几乎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运动不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久坐不动。上班期间坐着办公,下班后坐车回家,到家时又秒变“沙发土豆”。

诸多研究显示,久坐给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负担,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癌症、脂肪肝、肾病、血栓栓塞、认知障碍、死亡都与久坐有密切关系。

此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在中国人群中,每天久坐≥10小时的居民患癌时间提前4.09年,死亡时间提前2.79年。而且研究还表明,即使进行大量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不能抵消因久坐时间过长增加的患癌和死亡风险。研究者表示,要预防癌症和过早死亡,除了增加体力活动外,还必须减少久坐时间。

步行对健康最友好

做家务、日常走路

能轻松增加步数

那么,哪种类型的运动更有利于健康?

与其他身体活动指标相比,步数与健康的相关性最强。步数代表的是双足运动,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步数可以通过做家务、日常走路,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轻松增加。

与久坐不动相比,更多的步数与中等至剧烈的身体活动,对身体活动总量的贡献更大。相反,研究者分析参与者的步数减少后的数据发现,严重的久坐行为,不仅对健康有害,还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生理后果。

零星走路的步数越多,死亡风险越低。美国心脏协会2021年流行病学、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谢健康大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就表明,老年人多走路更长寿。研究发现,不管是快走还是慢走,什么时间走,积累的总走路步数与死亡率均呈负相关。具体来说,开始零星走路能带来最明显的死亡率降低。

步数在3200步以下时,与日常不走路的人相比,每天零星走路步数每增加1000步,全因死亡率大约降低28%。同样,长时间快走越多,生存获益越明显,每天走路超过2000步与不走路者相比死亡风险降低31%。

问:那么,每天走多少步才算健康?

答:《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子刊在不久前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建议,每天至少走7000步,死亡风险会大幅降低。研究显示,与每天步行不足7000步的人相比,每天步行≥7000步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0%~70%,每天步行7000~9999步获益最大。而每天步行的强度,包括时间和速度则与死亡风险无关。

研究者认为,对于平素不爱动的人来说,应鼓励增加每天的步数来促进身体活动,这可能会降低死亡风险。

不论年龄和运动能力

都应减少久坐,代之

以任何强度的运动

除步数外,研究还显示,其他与健康相关的因素,按照关联强度排序为:中度到剧烈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总量、活动次数、轻度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

这些研究结果重申了尽可能增加活动强度更有益于健康。任何类型的体育活动都与更好的健康有相关性,运动持续的时间更长和更高的强度,都会产生不错的效果。这一发现也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一致。

《指南》指出,每个人,不论年龄或能力如何,均应减少静息行为时间,而代之以任何强度的体力活动。

对于成年人,包括慢性病患者及残疾人,建议:

力争每周达到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剧烈活动,或者等效的中等程度和剧烈程度结合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有两天进行中等或更高强度的肌肉训练,比如举铁、核心锻炼等;减少久坐不动,尽量多运动,以抵消久坐的危害。

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建议:

每周至少保持3天中等或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加强平衡、协调能力和增进肌肉力量,可以降低跌倒相关伤害的风险。建议其作为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女性在妊娠期和分娩后应定期运动,包括各种有氧运动和肌肉强度训练活动,此外轻柔的拉伸也是有益的。

对于5~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包括残疾人群,强烈建议:

每天至少平均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运动,主要为有氧运动,并坚持一周;每周至少3天进行剧烈活动以及增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应限制久坐不动时间,尤其是屏幕娱乐时间。

(来源:江西疾控)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