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余额”将尽!这些养生禁忌一定要提前看一看!做错了伤害大

    阅读:

转眼已是末伏,距离8月20日出伏也仅有9天的“余额”,那么,在这个季节和气候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有哪些健康注意呢?

 

这些养生禁忌提前看!

 

01
不要太早去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

 

有些人夏天习惯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02
不要穿短裤背心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03
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04
不要熬夜睡得晚

 

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渐弱,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

 

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05
不要不渴不喝水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

 

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06
通风也要勤一点

 

出伏以后,气温逐渐降下来,而且出伏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

 

霉菌生活力很强,一般温度在25℃~30℃、湿度在80%以上,并有充足的氧气,便会生长繁殖。

 

三伏天的时候空调大开,通风次数少,病菌容易聚集室内。

 

出伏以后选个晴朗的日子,开窗通风,并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助于防霉除菌。

 

防病防燥按穴位

 

01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内踝间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为肾经原穴,属水,可治疗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等秋燥的临床症状。

 

图片

 

按揉方法:拇指屈曲放于穴位,按揉2分钟~3分钟,间隔5分钟再行按揉,一共按揉5分钟~10分钟,感觉发酸、发胀、发热为标准,一般每天可以按揉2次,以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02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该穴主治大风、中风等疾病,为祛风要穴。

 

秋天早晚温差大,容易造成血压差不稳,按揉头颈部,可以减缓血压突增。

 

图片

 

当血压升高头晕时,除服药物外,还可以点揉或者按压风池穴大概5分钟~15分钟,可以增加药物的降压效果,缓解症状。

(来源:养生中国)

继续阅读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17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