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彭泽县始终把脱贫攻坚列为全县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作为首要目标,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要位置,抓住产业关键,把握增收重点,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马当镇船形村濒临长江,多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被列为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全村贫困户55户192人。2017年,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引入长江活水建立洋船头江水螃蟹养殖产业基地,面积达600亩。按照“一管理三优先”运营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彭泽县洋船头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模式,共流转船形村一组16户贫困户土地,带动55户贫困户参与受益分红。
船形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东霞:“我们这个基地是以5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贫困户的土地,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这个基地进行务工,贫困户优先入股、优先务工、优先分红。”
船行村脱贫户王玉德:“我在这里什么事都做,那个捞浮萍、排水还有除杂草啊,一个月做大概有十多天,收入大概在2000元钱,这个还是打零工的,如果是长期在这里做的话,收入还要高一点,一年大概有4万多块。”
不仅如此,为提升基地活水蟹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2019年,合作社还打造了洋船头江水蟹品牌商标,通过媒体宣传的方式,提高基地活水蟹的知名度。
船形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东霞:“邀请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在我们基地进行了两次直播,有利地扩大了我们扶贫产品的知名度,结合品牌扶持计划,又收集本村的土鸡、蟹、稻米、龙虾等特色农产品,统一注册了洋船头品牌商标,申请了螃蟹和稻米的有机食品认证,提升了扶贫产品的质量价值。准备在县、镇上开办彭泽县洋船头产业专业扶贫合作社的形象实体店,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对接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销售。”
此外,船形村还发展菊花、莲藕、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等扶贫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带来贫困户走上脱贫的道路。船形村驻村第一书记 吴东霞告诉记者“现在已经脱贫了52户,180人。”
在彭泽县浩山乡柳墅村的村部里,当地百姓正在由一间办公室改成的车间里忙个不停。为解决疫情期间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浩山乡党委积极与落地彭泽县的江西甬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协调,于今年3月在柳墅村村部建立生产车间,目前已经30多位当地百姓在这里就业,其中贫困户4人。
此外,浩山乡还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和临时岗位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强扶贫的造血功能,解决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影响。浩山乡党委书记 时龙云介绍到,“目前,全乡11个行政村共建立了14个产业扶贫基地,并已全部在3月份实现了有序的复工复产,累计吸纳了70余名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近年来,彭泽县把脱贫攻坚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上率下,县四套班子领导按照挂点乡镇分工,定期到乡镇督促指导脱贫攻坚;全面落实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四项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扶贫扶志思想动能;全县配备160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同志担任第一书记,组织4687名帮扶干部,对接帮扶5680户贫困户。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情况。
彭泽县副县长 刘继华:“对照反馈的问题,我县深入查摆,分类认领的三张清单52个问题,细化了150多条具体的整改措施,逐项明确了完成的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交账,验收不过关不收兵,确保问题零遗留,整改零容忍,处理零放过。”
自疫情发生以,彭泽县力争把疫情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研究出台《关于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通知》,有效解决贫困户就业、生产发展和产品积压、产业帮扶项目开工复工及保障政策落实等难题。
彭泽县副县长 刘继华:“我县在设立185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再次新增了700个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劳动力发放了临时补助50多万元,惠及全县的贫困人口达到1000多人。完善了15种扶贫产品认定,构建了“以购代捐”“ 以买代帮”等立体式消费扶贫体系。一共销售了扶贫产品285万元,解决疫情期间贫困产品滞销积压的问题。打造了15个“一领办三参与”标准化示范基地,涌现出了江水螃蟹、果冻橙、瓜蒌子、野生茶等一批有特色竞争力的扶贫产品,全县的产业扶贫的综合覆盖率达到了95%,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了解,目前彭泽县已有10个村退出贫困村,尚有未脱贫521户941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29%。(来源:九江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