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姣得:绝不能只依赖救济帮扶过日子!

2020-06-08    来源:德安发布    阅读: 

我叫曾姣得,是塘山乡石源村十二组的村民,今年62岁。我的生活是不幸的,丈夫早逝,因病致贫,2015年被评为贫困户。然而,我又是幸运的,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给了我勇敢生活和过上好日子的勇气,并且凭借一股吃苦耐劳的冲劲,终于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由于丈夫因病早逝,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生活的压力、精神的痛苦让我一度陷入绝望。在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就为我家申请了医疗、就业、改水改厕、低保等扶贫政策。对于当时欠了一大笔钱的我来说,这就是雪中送炭,让我们一家的生活有了最低保障。

虽然生活保障有了,但我一心希望能够早日摘下贫困的帽子,我有手有脚,总不能一辈子靠政府扶持。为了争口气,我开始在心里谋划发展的路子。

在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指导下,我养了鸡,种了田,还通过公益性岗位成为了村里的保洁员。

每天,我都是凌晨5时起床,完成煮饭、喂鸡、家务事后,就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靠劳动每月领取工资。每年到采茶的季节,在保洁工作之余,就到村里引进的茶叶厂采茶,每天光采茶就能有80元的收入。挣钱、顾家“两不误”。靠着一双闲不住的手、一双跑不软的腿、一股用不完的劲,我终于感觉“口袋”鼓了起来。到2016年底,我们家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成功脱贫,并且在今年被评为石源村的脱贫致富之星。

现在每天干活都得心应手,闲下来的时间我经常去村里食堂帮忙做做饭,小孩一直在外面打工,回家的少,我也理解他,希望儿子能和我一样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现状。能和大家一起吃吃饭,唠唠家常,心里也是暖暖的,我把乡村干部们就当我的小孩一样,他们也亲切的称我为“曾姨”,对我是百般照顾。

我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也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们一家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脱贫。做为一个脱贫户,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好时代。我现在已经脱贫,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我要借着这股东风,铆足干劲,鼓起斗志,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的支持下,一路致富奔小康,绝不返贫,对得起党,对得起这么多年一直帮助我的人,这是我的庄严承诺。(来源:德安发布)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阅来越好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房产财经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