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年9月初,从武汉市前来“山水武宁”旅游的陈民华、刘诗明先生等15人,第一站旅游点便是清江乡罗洞村。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节,公路旁“罗洞村旅游产品服务中心”,“三酒”陈列品引起了武汉游客的“兴趣”。15人的团队一次性购买了50斤杨梅酒、110斤葡萄酒、60斤蓝莓酒,总价值达1.15万元。游客陈民华说:“我是一个喜酒者,去年从网上购买了这里的农家酒,价廉物美,口感好,农家传统手艺制作,安全放心喝,所以今天又带朋友来这里一游品酒购酒”。
传统“酒艺”历久弥新。“我们农民传统的酿酒技术不能丢,并且要好好地传承发展,我家十亩杨梅、四亩葡萄,除了成熟时新鲜卖,一部分用来加工农家特色酒,并有了‘罗洞三酒’的‘农家品牌’”,农民徐新这么介绍着。
祖传的纯粮白酒酿造,加上如今的杨梅、葡萄、蓝莓等特产,精制成了“罗洞三酒”,不仅在当地成了抢手货,而且得到了湖北、浙江等省游客的认可。龙石村村民姜发根,有着祖传的纯粮白酒酿造技艺,自家田地种植水稻、玉米、高粱,精制纯粮白酒年产一万斤左右,安置贫困户务工11人。让传统白酒“换新装”,他将白酒引入杨梅、葡萄、蓝莓等水果之列,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发酵,“白+果”的系列“上档酒”得到了精加工。
精制“农字号”品牌。清江乡党委、政府“架桥铺路”,政策扶持,技术引进,乡长进村当“顾问”,农技人员进村“当保姆”,一个1500多名农民的罗洞村,满山遍野、田里地里都是天蓝蓝绿油油的杨梅、葡萄、蓝莓。绿色无公害的水果成熟季节,农民路边设点叫卖,来往的游人行人总得停下车来买上几箱巨锋葡萄或扬梅。最旺的日子,慕名前来采摘或购买的游客一批接着一批。据村民徐云东介绍:乡政府专门为村里举行了三届“杨梅文化节”、“三酒品鉴节”,吸引了近千名省内外游客。
远道而来采购的客商进村入户订购,村里三种特色水果不愁销路。而更有市场的是“罗洞三酒”,应广大“喜爱者”的要求,建立了“罗洞三酒”现场品鉴展销中心和电商网络平台,打出去的“农民拳头产品”走向省内外。近五年内,外出务工返村创业农民达270余人,家门口创农民自己的产业,进厂当工人,又能下地当农民,他们又成了“两栖农民”。村民陈友生说:“我家5亩葡萄,不外出务工照样能赚到外出打工的钱,年均收入达5万余元,农闲时还可以进村里的酒厂上班,全家不缺钱了,两年前我自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行列。”
罗洞村,是全乡矽肺病职业病农民最多的村。早年前,因参与当地锑矿开采,进矿洞务工的农民多数染上了矽肺病。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出资出医为农民治疗康复,多数病人稳定。但因身体受到创伤,农村务工重体力难以适应,因病致贫,如何脱贫?清江乡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助矽肺病农民脱贫的可行之策。着力在农民自家田里地里、山头屋后为他们找到了“增收渠道”。矽肺病农民胡永安说:“政府帮扶我种植了几亩杨梅、吊瓜,年收入达2万多元。我还加入了‘罗洞三酒’酿造队伍,我家的酒销往四邻八乡及浙江、广东等地,年收入又增3万多元,两个女儿也全上了大学。”
“罗洞三酒”出村口、进市场,浓郁醇香的农家酒香让“酒文化”认识了罗洞村的农民。村支书陈爱民说:“罗洞三酒不愁销路,只愁如何做大做优,我们将更好地做好‘罗洞三酒’走向更大国内市场的‘开心事’。”(来源:九江市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