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为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更是乡村振兴的初心、灵魂和方向。我县历来是文化繁盛之地,芙蓉墩镇湖西村许家坝更是不负“钟灵毓秀人才出,物华天宝青山美”的美誉。“十四五”期间,芙蓉墩镇党委政府在清末许氏父子翰林故里——湖西村许家坝倾力打造了“翰林故里、创客乡村”项目,立足已有文化、深入探索挖掘、务求工作实效,全力践行“农文旅”结合发展理念,在发展乡村产业“壮体”、推进乡村建设“塑形”的同时,注重文化赋能“铸魂”。
许家坝全景图
赤子情怀不改,发展创客文化。2021年7月,在外创业的韩结华、韩云华两兄弟热爱家乡的赤子情结不改,希望回到家乡,投身振兴热潮。2021年9月进驻湖西村许家坝成立“乡村青年创客空间”,通过直播带货、视频创作、参与公益等方式介绍家乡、弘扬正气、服务群众,并注册“二佬表”乡村品牌,拓展手工创作、商业广告和VR体验等业务。截至目前,创客团队已经拓展到10人,其中不仅有“80”“90”各类人才,还有“00”后在扎根乡村、服务振兴中挥洒汗水、贡献青春。
青年创客空间团队
传承遗风余韵,弘扬翰林文化。芙蓉墩镇党委政府倾心打造“翰林故里、创客乡村”项目,建设了翰林戏台、传承展厅、读书竹亭等诸多节点。结合宅改工作,将“许氏家训”挂牌展示。挖掘勤廉元素,修建勤廉小道。亓俊云、张小砚等艺术名家和网络达人成功入驻的同时,邀请艺术团队为当地群众送上小品、合唱和戏剧等文化大餐,尤其是“四时读书歌”朗诵表演收获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创客团队为群众表演小品《归乡》
聆听渔舟唱晚,品味水乡文化。许家坝自然组过去是湖西乡对外经贸营运的窗口和通往长江水路的关卡。方湖内盛产鱼虾,尤以银鱼虾仁著称,得天独厚的丰饶水产,使作业于湖中的渔民时常发出满怀欢悦的歌声,船上橹桨之声和轻声哼唱曲调相互融合,又有青山绿水、蓝天湖草交相辉映,俨然一幅江南水乡的别致景色,成为当地精神风貌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到此留下了美妙的佳句,最经典的便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寻找儿时记忆,触摸乡愁文化。许家坝有记忆深处的老树寒屋、有放眼无限的山峦河流,还有夜晚油灯旁母亲细心缝补的背影和归乡村口处父亲佝偻身姿的等候。为了留住在外游子的思乡情怀,芙蓉墩镇党委政府在保留古朴沧桑风貌的前提下,对老宅民居整体租赁、精心修缮,打造了具有20世纪“70”“80”年代感的乡村主题民宿、老旧电影展厅,并搜集整理农耕器具、黑白电视和卡带杂志等诸多具有年代感的物品,通过“老物件”记起“乡愁情”,也推动许家坝成为全县宅改示范点。
“有棵树”电影纪念馆里的老物件
远离城市喧嚣,乐享休闲文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看尽灯火繁华的现代都市人们,向往的是花香情浓、难忘的是诗意田园。许家坝古韵盎然、静谧安详;古宅群立、青砖伴瓦,如同一位长者在用沉淀岁月和厚重历史,描绘着“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舒心画卷。在小马哥唱吧、老班长酒馆、露天电影场,大人们相聚而坐、把酒言欢,孩子们嬉戏打闹、乐享童年,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中忘却疲惫、放下操劳,还有灯光点亮夜色、璀璨照亮笑颜。
游客正在观看露天电影
夯实堡垒基础,深耕党建文化。为切实发挥党建引领效能、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依据“企业家与领头雁携手、村支部与企支部同行”理念,扎实开展“支部共建、村企协作”活动,双方在思政共学、活动共办、矛盾共调和产业共建的过程中融合发展,芙蓉墩镇高标准打造了“党建红小屋”“细山嘴广场”,让党建工作有人员、有场所、有阵地。按照“一乡一主题、一村一品牌”要求,对外推介“红领创客”品牌,总结提炼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246”模式,为乡村振兴长远发展凝聚了力量和核心。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246”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磨合、沟通与协调,在“支部共建、村企协作”的基础上,创客空间和湖西村委理顺了合作机制,前来芙蓉墩镇湖西村许家坝参观指导、休闲散心、团建研学的人群络绎不绝。从之前的荒草丛生、断壁残垣到如今的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如今的许家坝已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人气流量地和游客集散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收获了认可与称赞。目前,创客空间团队业态节点纯收入每月达到5万元,通过战略合作,村集体经济也将迈过30万元,预计2022年带动村民增收40万元,真正朝着富民强村的目标勠力前行。(来源:彭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