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没阳,到底怎么回事?可能真有“天选之子”!

2023-01-11    来源:科普中国    阅读: 

12 月 30 日,四川省疾控中心表示,经综合研判认为,全省居民整体感染发病比例已超八成。同一天,海南省疫情发布会通报称,预计该省新冠感染率已超 50%。

虽然没有确切的比例数据,不过身边还没阳过的已经成了少数派。

“天选之子”网传版本,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还没阳过的人到底藏着什么秘密,Ta 们是天选之子吗?

这还真有可能是。

01

有些人,真的是赢在基因

人体对抗病毒主要依靠免疫系统,但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其实有细微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免疫力高低”,而是擅长不同的“杀毒项目”,这是由基因决定的。

通俗地说就是,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有不同的侦察能力、反应能力,这是天生的特质。

例如研究者发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表面抗原(HLA)与病毒的结合能力有差异,有些能快速识别快速清除,不给病毒机会;有些则和病毒结合不佳,更容易放过病毒,让病毒有了在身体中复制-感染的机会。

因此,决定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的多个等位基因,非常关键。

临床研究和模拟计算均有初步证据表明,人群中的确有一些特定基因型让我们在面对新冠的时候有所差异。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基因分成三群:

一群人拥有相对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幸运儿”基因;

一群人有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发生重症的“大冤种”基因;

绝大多数,既没有“幸运儿”也没有“大冤种”基因。

“幸运儿”基因的代表基因之一是 HLA-DQB1*06 等位基因。

英国牛津大学一项覆盖 1076 名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研究表明,在新冠原始株和阿尔法变异株流行期间,携带这一基因的人感染机会为未携带者的 63%。

上述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HLA 基因型与新冠疫苗抗体反应和突破性感染的风险有关。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基因是 HLA-B*15:03,全球只有 0.63% 的幸运儿携带,具有对新冠病毒以及其它几种冠状病毒的较强抵抗力。中国拥有这一基因型的人群比例在世界上排名中游水平。

另外两种有类似效果的幸运儿基因在人群中分布比例也不高,一个是 1.1%,另一个是 0.49%,都是凤毛麟角。

与之相对的,是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发生重症的“大冤种”基因。

代表性基因有 HLA-B*46:01,在全球所占比例约 6.1%,在中国约占 10%~15%。还有另外两种相对容易感染新冠的基因,在西亚、非洲和大洋洲分布较多。

除了“幸运儿”和“大冤种”基因以外,白细胞、 I 型干扰素、记忆 T 细胞的相关调控等等,也可能会影响新冠易感性。

另外,新冠病毒需要和细胞的 ACE2 受体结合,才能入侵人体,如果它发生突变或者本身数量较少,就会增加病毒进入的难度。

总而言之,人体拥有复杂的生理机制来应对新冠病毒,确实存在一部分天选之子,更不容易被感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能影响病毒感染人体过程的因素很多,遗传因素只是其中之一,疫苗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给我们更稳妥的防护。

前面说的这些与感染新冠相关的基因,目前还没有被遗传学家找齐,需要继续研究才能揭开更多真相。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的过程,为未来研发出更高效的疫苗和药物带来启发,让“普通基因型”的人也能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力,感染更少,症状更轻。

02

不管是不是幸运儿

做好防护都能降低风险

以上研究的结论,只是说部分人群相对不容易感染新冠,并不代表完全不会感染,更不代表对所有变异毒株都有额外的防护力。

还没阳的朋友,通常还有防护和好运的加持。

新冠病毒主要靠飞沫和接触传播,“入侵”人体最常见的部位,就是口鼻眼等部位的黏膜。

做好防护,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与黏膜接触的可能。

很多人分享了自己一直未被感染的经验,总结下来,从未感染的公式基本=严格防护➕清洁消毒➕疫苗接种➕均衡饮食➕锻炼休息

图片来源:ONWA

当然,个人的经验总结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严防死守的人同样也有很多中招的。

但就像玩游戏打 Boss,不管是菜鸟玩家还是高手,装备齐全点总会更好些。

生病这种事,还是能免则免。

对了,自认为目前还在“决赛圈”的各位,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是无症状感染者“混进来”的,不过,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幸运儿”啦。

转发给你身边的“天选之子”吧!

(来源:科普中国)

责编:蔡钦       编审:张勇 李五一       监制:王辉
九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九广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九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九广网 电话:0792-8133378

首页 | 九江新闻 | 乡村振兴 | 人物访谈 | 广电阅读 | 公益在线 | 健康养生 | 九江旅游 | 教育专栏 | 财经资讯 | 企业之窗 | 小池特刊 | 三农频道 | 看看九江 | 县市区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赣ICP备2020011304号

Copyright © 2016-2018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主管 九江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办公电话:0792-8368018

服务邮箱:2308783315@qq.com

宣传合作:13330037773

办公地址: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侧楼(长虹大道84号)

电脑版 | 移动版

九江广播电视报社法律顾问:江西惟民律师事务所 林春秀律师 联系电话:18720196890 律师执业证号:1360420121142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