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怎么样?市政府副秘书长、商务局局长黄家杰在全市二季度工业和重大项目推进会上作了通报。
黄家杰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开放型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内资、外资总量和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外贸总量也列全省第三,但出口增幅离转正还差1.47个百分点。
引进内资方面。1~6月份,全市纳入市外统计2000万元以上项目294个,实际进资1141.25亿元,同比增长7.67%;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268个,列全省第二;实际进资644.71亿元,列全省第一;同比增长7.60%,列全省第四;其中,新认定亿元以上项目107个,列全省第三;实际进资571.68亿元,列全省第二。
利用外资方面。1~6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列全省第二;同比增长7.03%,列全省第三。现汇进资1.8亿美元,列全省第二;现汇比12.89%。
对外贸易方面。1~6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247.68亿元,列全省第三。其中,出口208.80亿元,列全省第三;进口38.89亿元,列全省第五;同比增长32.03%,列全省第三。
今年以来,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表现出五个特点:
——“50•20”项目攻坚行动推进有力。上半年,全市共签约“50•20”产业项目18个,其中落户省级以上开发区的项目16个,落户在园区外的项目2个,达到了“上半年全面签约”的进度要求。德安县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新纳入开工统计项目大而强,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有英利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和亿阳医用熔喷布及纺织印染项目,占全市四分之一;濂溪区和鄱阳湖生态科技城项目品质提升明显,投资20亿元的网营物流和10亿元的无纺布等项目陆续开工。
——新兴产业项目占比持续提高。上半年,全市纳入市外统计的新兴产业项目156个,占比达到53.06%,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产业项目数量分列前三位,分别为39个、28个、27个。共青城市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引进并签约总部企业70余户;3月份与宁波必创公司搭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已签约电商企业200余家,实体入驻大型企业20余家,实现交易额500余万美元。
——新签约项目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上半年,各县(市、区)上报新签约项目341个,合同投资额159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0个,占比82.1%;合同投资额1468.78亿元,占比91.8%。其中,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共青城市投资50亿元的海云智能制造、湖口县投资20亿元的博澳新材料、柴桑区投资20亿元的希尔斯汽车充电设备项目。永修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上半年已新签约项目28个,投资总额达132亿元,包括正邦汇和自动化制剂、晶安高科新材料、魅丝蔻数字经济产业园、雪玲妃化妆品等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
——生产型出口逆势实现较大增长。上半年,我市充分利用“三同”等一系列外贸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全力推动“两转”工作,全市生产型出口逆势上扬,达7.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9%。生产型出口增幅前三位是湖口县、修水县、彭泽县,增幅均在100%以上,其中湖口县的江铜铅锌实现出口4677万美元,同比增长673%。瑞昌市的太信科技6月当月实现出口2870万美元,是全市单月出口额最多的企业。以上主要是招商引资企业,可见招商引资对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成效初显。自链长制工作推进大会以来,我市迅速组建了11支产业招商小分队。截止8月7日,各小分队共外出招商38批次,对接项目信息共128个,已签约项目4个,可供市领导走访的重大项目信息共25条。其中对接项目信息较多的有直属小分队(29个)、纺织服装小分队(23个)和数字经济小分队(19个)。
黄家杰表示,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部门和各县区的鼎力支持,全市商务系统有信心驾好“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