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基本上每个在职场上待久的人,都会有焦虑状态。且近年来,“996”、“职场PUA”、“职场性别歧视”、“35岁职场人的出路”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被广泛讨论,焦虑从何而来?面对职场焦虑又该如何破?近日,记者采访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发现大部分人都会“时不时”或“总是”感到焦虑或抑郁。
22岁的程先生,现在从事的是销售岗位。他表示,自己确实会有职场焦虑,甚至想过转行。“记得我刚工作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会很害怕,甚至去拜访客户时能在门口徘徊很久,不敢进去。现在虽然好很多了,但时常会有业绩压力,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还是长期没有客户下单,难免会很焦虑、不知所措。”
在职场奋斗了几年后选择自主创业的刘先生,如今已是一家小公司的领导。据介绍,公司现在主营的项目是直播带货,目前效果还可以。但刘先生表示,自己并不像别人看到的那么轻松,也会有职场焦虑,甚至压力更大。“我刚进职场的时候,焦虑的主要是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焦虑的除了要养家糊口,还要想着如何带好团队,在实现公司效益化的同时,为大家争取更好的收入。”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人,为“逃避”职场焦虑,会选择通过考研、考证等深造学习的方式,甚至部分人加入了“考编”行业,希望以此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23岁的万女士告诉记者:“在父母看来,进入编制内就意味着稳定、有保障,未来可期。我现在就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准备考个事业单位。但从疫情开始,考编的人越来越多,也导致内卷越来越严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上岸,很是焦虑。”
在杨女士看来,与“职场焦虑”随之而来的还有“年龄焦虑”。有很多岗位在招聘时,都倾向于将年龄限制作为某种显性门槛,其中“35岁+”更大有成为“分水岭”之势。“35岁以上的职场人,需要承担更多来自家庭的压力,所以我都不敢轻易离开现在的公司和岗位,因为一旦离开,就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杨女士说,这个阶段的职场人不仅难找工作,还会因“后浪”太强,产生巨大的职业危机感。
不论是职场半坡的中年人,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其实都面临职场压力,优胜劣汰也是职场常态。这时,我们不仅要正视焦虑的存在,拒绝自我内耗,还要与其共存,尝试将焦虑转化为动力,专注提升自己,蓄势待发。(文/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江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