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广网讯:(九江广电都市报 记者 张勇 蔡钦)孩提时常听人说起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的传奇……如今,在风景绮丽的浔城,记者耳闻目睹“石痴” 邓晓军的故事,心潮更是澎湃不已。
邓晓军其人
在碧波荡漾的甘棠湖畔,林荫翳翳处有座“晓军石馆 ”,每天吸引了诸多的石友和爱好者。
石馆的主人叫邓晓军,今年 60 岁。
邓晓军的经历可谓充满传奇色彩。他1970年参军入伍当海军,军旅生活一 晃就十七载;转业后在九江市物资局下属单位任职;一年半后进入中国银行,当上了支行行长;1999 年调入团中央《中华儿女》杂志社工作;后又在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文化》、《绿色食品》两家杂志社,任驻省记者站站长……
“ 其实,这些经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它的坎坷、酸甜给我以人生的积攒或沉淀,也为我以后从事石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邓晓军如是说。
石之缘
邓晓军的石馆虽仅有几十平方米,但中式装饰十分考究,且摆设十分规整。 最引人注目的是木架上琳琅满目、巧夺天工的石头!
邓晓军谈到石头便目射精光,滔滔不绝地介绍说,这大部分是九江本土的石头,也有新疆等外省的,种类包括修水石、化石、萤石等数百品种……
这小小的石馆里无不充溢着主人对事业的执着,更彰显石头精神的文化氛围。
邓晓军说,喜欢石头、收藏石头其实是偶然的机会。10年前,邓晓军在外地某风景区内惊奇地看到了冰川石,一下子被石头的美丽深深打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远方好友赠送他一块颇有价值的石头,其独特的形状和纹理深深吸引了他。
两次偶然的机会,使邓晓军开始对石头着迷,他便开始构思自己的梦想。 从而,邓晓军开始了他的石文化的生涯。 邓晓军开始了解石头的形成、质地,鉴 别图案,也掌握了清理、打磨等加工方法。
关于邓晓军捡石头历险记太多了, 可这位执着者的顽强精神却深深打动了众多的石友们。
那是 2013 年的春天,邓晓军与五位石友去修水县的一个偏远的水库里捡石 头。当他发现一块十五斤重颇有价值的石头,喜出望外,当他抱着石头准备上岸时,一不小心滑到了深潭里,一连呛了好几口水,石友们不了解水的深浅也不敢搭救。然而,邓晓军以坚强的毅力, 咬着牙硬是把石头捞上了岸。这时他已经精疲力尽,在地上足足躺了一个多小时。当他醒来时,他依然把石头抱着紧紧的。
邓晓军还记得,那是 2014 年炎热夏天的一个中午,他和几位石友在湖北武穴的废弃的矿山捡石头。当时野外气温高达 40 多度,炎热异常。在寻找石头中, 他发现了一块极有价值的文石。在搬移石头中,他的双手被划破了几道口子, 顿时鲜血直流。当邓晓军把文石移到了荫凉处时,他中暑了,一下栽倒在地, 便失去了知觉 ......
石之道
邓晓军从事石文化的时间不长,却颇有建树。他说,这些年来一是从书本上学,二是拜师学艺,三是利用石馆这个平台与石友们相互交流。
邓晓军所收藏的石头属于观赏石之 类。他告诉记者说,观赏石分为三种, 即天然石(奇石)、打磨石(商品石)和玉石。鉴赏石头时,你要从它的形、质、 色三个方面去看。一块石头要具备有完整性、美观性、生动性和神韵兼容才能称之为精品。
在邓晓军的石馆里,记者可谓大饱眼福,那一块块石头造型各异,且各显神韵,如《相约》石:一片片荷叶伴着活灵活现的水草;《一家亲》石:一对父母抱着一位可爱孩子、凸显和谐之家; 反映战国时的文化有《古坛子》石,寓 意吉祥的有《红碧玉》石等等。这些均为邓晓军的得意之作,他常以此为豪!
2013 年,邓晓军将自家建成收藏馆, 取名为“ 晓军石馆 ”,能以石会友、以艺交友,致力于江西石文化的研究和推广。 他说,为了这个石馆,不仅给在各处捡来的或淘来的石头安了家,同时也有了 一个展示石文化的平台。
石之情
石头并非石头,石头已经成了一种精深的文化,且已深深烙在百姓的心底。
邓晓军深情地说,其实在有山有水、 富于灵气的九江各地,有很多很宝贝石 头,不经意间就可发现哪儿就有美丽的石头。当下,捡来的石头多是我们九江的,其中包括修口名石。我致力于让九江的石头变成九江的一张名片,意在让天下人了解九江的石文化!
邓晓军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师)
中国武术家书画协会江西分会会员
九江市观赏石协会会员 九江市职工收藏协会会员